top of page

《走進古道歷史的回憶裡》雪見大板根、北坑駐在所|1783 Studio



2021.04.17 Day1

約5hr, 9.9K

06:30 台北車站

11:30 雪見遊憩區23.7K行車終點起登

16:20 雪見大板根前100m腹地紮營C1


2021.04.18 Day2

約7hr, 16.8K

06:30 起床早餐拔帳收拾

07:50 啟程

08:00 雪見大板根

09:00 回營地上重裝

11:20 北坑山登山口輕裝取北坑駐在所

11:43 廢棄機車

12:14 下切岔路

12:47 北坑駐在所

13:24 啟程返回

14:58 北坑山登山口

16:10 返回雪見遊憩區


  • 請勿在大板根旁腹地紮營(或至少盡可能避免和遠離),以保護雪見大板根神木可以身強體壯。

  • 推薦紮營在大板根前100m處平坦腹地,約可容納四至六頂三人登山帳。

  • 下切北坑駐在所布條少、需預載離線軌跡及地圖判位能力。

  • 下切北坑駐在所沿途許多鬆軟土坡、倒木與大虎頭蜂。

  • 沿路流動水源都非常小,旱季缺水時需要自行背水。(2021.04.17 各水源皆確認完全沒滴水)


 

原先預計安排戒茂斯上三叉向陽,無奈春天天氣變化快速,加上隊伍成員新舊比,領隊最終決定取消改為較舒適的野營行程:雪見大板根。


出發前兩天我和古道研究的朋友提及此路線,他建議對遺構有興趣的我能探查看看北坑溪古道上的北坑駐在所遺構。因此我下載了兩份GPX「雪見大板根」及「北坑駐在所」以便視情況彈性調整行程。

因為行程變成比較平緩林道的野營行程,加上有新朋友,大家為了享受決定背牛排、啤酒上去配滿天星的夜晚。



我很喜歡把一天的行程拉成兩天,硬要在山上野營過夜的其中一個原因是,在山上認識新朋友是最直接的方式。透過一起採買、一起走路、聊天、合作紮營、炊煮、收拾、遊戲嬉鬧,你可以很快瞭解新朋友的個性、喜好、習慣,也可以看到彼此最真實的姿態與樣貌。在山上的相處是很自然而然的。

做事很有條有理也很尊重群體決策默默做事的FU、害羞靦腆盡自己最大努力堅持下去的Alex、喝茫就變成開心果的Jerry、有他在團體裡就會有種安全感的小暖男Jason、隊伍中一定要有的時間管理大師Ray、不用喝茫就是開心果總是笑笑的耐力、偉大辛苦無私的攝影師Eden。

實際到了北坑駐在所後,我很興奮地四處觀察。駐在所前空地各式形狀的石板圍出的區域、石板堆砌出來的牆面與台階、空蕩蕩的彈藥庫、坍踏的宿舍。




我喜歡看遺構,是因為我可以經歷一段荒蕪的原野後,探訪經歷創傷的歷史刻痕遺留的片段,不管是帶著全然未知的自己拼湊出想像的歷史,或是透過已知的故事和文獻,在現場閉上眼重現當時的場景。喜歡這般觀察、想像的空間,創造歷史、走進回憶。


相關資訊補給

雪見大板根神木位於觀霧樂山林道與北坑山之間,海拔約1,950公尺的地方,其高大粗厚的板根有四層,高於地面2公尺多,寬約12公尺。雪見大板根是一棵「長尾栲」。長尾栲屬於殼斗科,也被稱作卡氏櫧、小紅栲、米櫧、長尾尖葉櫧、長尾尖錐栗、長尾柯、長尾苦櫧等多種俗名,在台灣山林間很常見,廣泛分布於台灣低至中海拔森林。

板根是熱帶雨林區之樹木為因應環境所形成的一種特殊構造,熱帶雨林區之環境特色為水份 充足且氣候溫暖,植物繁茂、層次多而複雜,植物樹梢為能夠充份吸收到陽光,樹木常直立向上生長得非常高大,但地表的土壤層多淺薄,樹木著根不深。熱帶雨林區經常發生傾盆大 雨、造成土質鬆軟,為支撐高大樹身避免傾倒,且能在潮濕土壤中正常進行呼吸作用,靠近 地面的根經長期演化而漸突起、呈垂直向上生長,形成三角翼狀、延展成板型的樹根。板根 可擴展其抓地的面積,加強固著於土壤的著力,以支撐高大樹身。除此之外,板根還可圍塑 成小型之雨水貯留池,可蓄積水份,避免雨水流失;且可增加樹木本身的呼吸面積,以及具 有導水功能。板根形成處可蓄積落葉與腐殖質,提供營養成份,供植物生長所須。板根之特殊造型及其壯觀特色,常成為戶外空間之景觀焦點,如墾丁森林遊樂區之銀葉板根 以及大板根森林遊樂區之幹花榕板根。

台灣地區之喬木中會形成板根之種類有大風子、大葉山欖、大葉 桃花心木、桃花心木、小葉欖仁、欖仁、菲律賓欖仁、木麻黃、木棉、吉貝、美人樹、水杉、 櫸、茄苳、第倫桃、銀葉樹、槭葉翅子木、紫檀、鳳凰木、爪哇合歡、刺桐、金龜樹、盾柱 木、榕樹、長葉榕、菩提樹、麵包樹、幹花榕、九丁榕等。



北坑駐在所位於北坑溪古道里程14.6K,海拔約1,600公尺,原為警備道上的行政與軍事中心,包含二層平台。遺址為林務局的木造工寮,以往是工人住宿之地,如今已嚴重坍方毀損,而牆上木格子窗僅存約半數的玻璃。工寮前方的廣場上曾經建立武德殿,如今大樹成蔭,廣場邊緣散布著一些碗盤碎片,平台側面為疊石矮牆,長約40公尺。工寮後方的彈藥庫格局現仍完好,這棟水泥屋正面開著雙門,是以卵石砌成的堅固建築物。

板根研究介紹參考

https://la.thu.edu.tw/uploads/journal_paper_file/journal_file/5b7c3789208f8862350000a7/15_7091e506.pdf

北坑溪古道探勘參考

https://brucyo.pixnet.net/blog/post/14616392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