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陰天、濃霧、狂風、艷陽、下霰、下雪、細雨
迫降、背水、迫降、限水、迫降、濕透
上山前看了又看Windy、中央氣象局、山研所
以為頂多是個陰陰的好天氣,第二天就會轉晴了
最後的第五天也提醒著要早點踢出來,避免淋雨
實際上到了山上,所有一切都變得不可預測
先前的認知全部都被推了翻,我們只能在路上用心感受大自然的力量
山神待我們不差,卻也給了我們不少考驗
到了出雲管制站以為回家的路不遠了
在掏空地基的馬路上用盡生命奔跑
以為要再摸黑走林下步道
到最後徒步經過施工中的荖濃溪林道寶山巷
南一段行程最終是全員都平安下山了,沿路也開開心心地一同享受
「登山的旅途道路上一帆風順、沒有挫折,並不一定是件好事,我們能從困苦的環境中學習,也將感受更甜美的果實與驚喜。」
2022.02.14-2022.02.18 南一段:從天池,到藤枝
成員|Hsunming, Tian, Heng, Sara, Joyce, Eden, 岩原勇磨

2022.02.14 Day1
南橫天池長青祠→庫哈諾辛山→庫哈諾辛山屋(宿)
10:33-17:10
其實自從南橫有機會安排行程時,就一直很想到庫哈諾辛山上走走。去年去了一趟小關山林道,對於南部的山一直都很嚮往,當時也在小關山三角點看到了遠方雄偉的關山、溫柔的海諾南山,還有遠方孤寂的卑南主山。這次因緣際會和夥伴們約了個長天數的假期,就索性地安排了一趟南一段的行程。
以往接駁可以安排從進涇橋經庫哈諾辛山屋轉為輕裝攻頂三角點,但現在路仍尚未完全開通,因此我們還是得安排自天池長青祠重裝陡上經三角點再往山屋的方向前進。但這趟可怕的並不只是陡上,而是爛泥。還好沿路林相很迷幻,每每抬頭都會被眼前那幅似水墨的山景迷住。
還記得第一天晚上山屋外的溫度計彷彿被凍壞似地,指針指著零下二十度。雖然看起來溫度計在開個小玩笑,身體卻也不自覺得發抖。不過這仍是這趟行程唯一我們能舒舒服服地享有山屋的遮風與溫暖。明天又會是怎麼樣的一天呢?我們小酌並討論著、期待著。

2022.02.15 Day2
庫哈諾辛山屋→關山→2920鞍部營地→迫降於海諾南山前一處腹地
05:24-15:10
四點出頭醒來,天仍未亮,卻能看清楚滿天的星空在月光的相伴下依稀閃耀。以為很近的關山卻因為視角被擋住了,反倒是遠方稜線上的向陽山清晰可見。好冷,溫度計的指針還壞在零下二十度,但我們認為體感溫度肯定是零下的沒錯,大家簡單炊煮早餐後,我們就朝著關山大魔王一步一步前進了。
原以為是好天氣的我們,在陡上的過程中,雲霧也漸漸地跟著往上。看著遠方露出來一點點的玉山主峰,像座小島獨自漂流在雲海之上,我們推測今天的雲層應該是偏在高海拔,稍晚可能又是一個白牆的世界。果不其然到了三角點的濃霧,讓我們和關山的360度絕世美景擦肩而過。除了這點遺憾外,行走在稜線上的狂風不斷地吹呀吹地考驗,每跨出一步重心都會被吹往山壁去,走得膽戰心驚、走得戒慎恐懼。
這天的風強得不可思議,配著寒冷的低溫,我們開始懷疑起氣象預報。「怎麼跟想像中的不一樣?」
風越來越強、氣溫越來越低,團隊前進的速度也越來越慢。原本應該可以恣意奔跑的稜線草原,卻讓我們走得步履蹣跚。距離抵達原定的海諾南山下營地的水鹿世界仍有一段時間,我們評估了大家的身心狀態,決定迫降。

2022.02.16 Day3
海諾南山前一處腹地→海諾南山→海諾南山下營地→小關山北峰→小關山→迫降於小關山森林營地
05:52-14:55
經過前兩天的白牆籠罩、濃霧、狂風,我們多少有些許失落,但我們仍開開心心地在山林裡哼著歌,享受被我們七個包場的中央山脈。天未亮時的星空仍然很美,但我們明白天亮後的世界才是見真章的時刻。在黑暗中,透過頭燈我看到了一些薄霧,遠方的天空也沒這麼清澈乾淨,不會又是一天的白濛濛吧?我心裡這麼不安地憂慮著。縱使前兩天沒有下什麼雨,我們倒也沒有特別喜歡看不見遠方或鄰居山峰的白牆時刻。當太陽緩緩升起,雲霧漸漸遠離,是好天氣!我們回頭才發現關山的壯闊與氣勢,「海諾南山一定有展望的!」這緩緩出現的藍天漸漸增添了團隊許多信心。
走在關山和海諾南山間的稜線,最後一個上坡時,天空的顏色來到了日出最迷人的粉橘色。「不可能!太美了吧」久違的大景好天氣,讓我們在尚未抵達三角點前的草原上奔馳了不止半個小時。
我們開始拍照、跳躍、嬉鬧、聽歌,我們知道今天一定會是個美好的日子。
「等一下,遠方那個是卑南主山嗎?」「我們真的要走到那邊嗎?」然而,眼尖的我們看見了遠方的卑南主山,才意識到我們也不能玩樂太久,畢竟前一晚已經迫降,表示我們有進度需要追趕。
經過昨晚原定的C2海諾南山下營地,看了看手錶,慶幸昨晚做了迫降的決定。前往小關山的路上會翻過一些假山頭,也不時回頭看看遠方的關山和更遠的向陽山與三叉山。越過小關山北峰後,霧又悄悄地隨著氣流往上攀,抵達小關山三角點時又是一陣白霧瀰漫周圍,不過一整天仍大致在晴朗的天氣下行進,去年我們也有從神池營地上小關山看看這兒360度的展望了,一點都不可惜。現在只想趕快到營地好好休息,迎接Day4預排的,最遙遠最驚人的 挑戰。

2022.02.17 Day4
小關山森林營地→雲馬鞍營地→馬西巴秀山→迫降於三叉峰下營地(休息1hr後輕裝來回卑南主山)
05:10-17:47
今天早上雖然有藍天,但雲層看起來偏高偏散、量也不算稀少,估計中午過後也會變陰。我們看著遠方形似放大版茶壺山的石山與溪南山,偶爾回望圓潤的小關山和尖尖的關山,經過一些森林後到達了縮小版的千人洞—石洞營地(拉馬達星星遺址)。雖然對於歷史並不熟悉也沒有特別的共鳴,但有機會也一定要去伊加之蕃和下馬谷走走。
前往三叉營地的路上,霧漸漸升起,我們看著遠方多個山峰和形似單面山的稜線,一側是鬱鬱蔥蔥,另一側則是破碎崩塌至溪谷底。而沿途伴隨著我們的稜線風景還有許多中南部的中級山與郊山連綿不斷,時而搭配雲霧增添些許神秘感。
嘉亨與Joyce等不及奔向三叉營地紮營,讓腳程比較慢的夥伴抵達時能快快有個遮蔽處取暖。卑南主山的位置離南邊和北邊的入口都不算近,幾經討論和考慮後,部分人還是決定要前往卑南主山,縱使從下午兩點多紮營到四點左右,這段休息的時間,冰霰拍打帳篷的聲音並無停止。
四點多帳篷外還飄著六角形的雪,我們已經整裝準備來回卑南主山。除了因為里程數不遠外,也隱約感覺雲霧越來越散,也不想在南一段這趟過程只是路過,畢竟要再來卑南主山不是件容易的事,論交通和休假天數。
走到卑南主山山腳下的大草原,雲霧越來越散,彷彿藍天就在薄薄的白雲後面準備拋頭露面。雖然並不是藍天大景,我們卻非常非常、非常激動。
東邊的山巒與雲海層層堆疊,腳下一大片大草原盡收眼底,藍天在此時露了臉打了聲招呼,我們是充滿感謝。
下山後返回三叉營地,沒有誇張地描述:一進帳篷就開始飄雨,是雨、是冰霰、是雪花飄,我們已無從得知,只想蜷縮在睡袋裡煮著熱騰騰的食物,趕緊休息。

2022.02.18 Day5
三叉峰下營地→石山前鞍部營地→石山→捷徑取溪南山貨櫃屋下方不經貨櫃屋→特生中心→出雲山檢查哨→藤枝森林遊樂區→藤枝林道18k處
07:05-20:45
縱走最後一天往往都是林道踢踢樂,想辦法踢出林道坐上接駁車。這時有兩種可能的心境:一種是「終於回到林道了!」然後一路悠閒地玩樂;一種是「這條破碎的林道到底多可怕呢......」雖然充滿未知卻仍歸心似箭,因為在荒野的日子久了還是會有點想念文明。
石山林道要接出去藤枝雖然破碎,但已經有一條直通登山口指標牌的陡下切,也因為附近有溪南山、石山及秀湖等景點因而有多種路線的選擇。然而石山沒有其他替代道路,必須腰繞後翻山過來另一側,而從卑南主山方向來,要攻頂的巨大石瀑群非常驚人,又陡又看似危險,人在巨石堆裡看起來相當渺小,是一個挺危險的地形通過。而溪南山雖然有捷徑可以不用往上攻頂,卻也因為崩塌導致部分仍須高繞。
最後,抵達登山口告示牌特生中心後,仍有6.5K的林道回到出雲管制站,並且還要再踢2.3K到藤枝森林遊樂區,最後再接林下步道回到藤枝林道18K的接駁車上,這段路真的好遠、好累、好黑。
謝謝夥伴,謝謝山神。謝謝山再次引領我學習。
There is no substitute for nature, so imagine how we "OUTDOOR".
